什么是数学建模竞赛?

数学建模竞赛的基本要求:

不超过三个人的队伍(大佬一个人都行),在有限时间内(三或四天),从多个题目选1个,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问题,最终提交一篇包括思路、模型、解题过程和结论的完整论文。

简单来说,根据题目,交一篇解决问题的论文。

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:

  • 三人组队:数模不是单打独斗,合作很重要
  • 包罗万象:类似数学应用题,涉及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
  • 时间有限:通宵是家常便饭,红牛是深夜加餐
  • 完整论文:有模型、有算法、思路清晰、结论明确的学术论文
  • 学术竞赛:认可度高,是获奖者的科研学术能力的体现

都有哪些比赛?

等级最高的就是国赛美赛。国赛(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)每年9月份举办,2022年共1606所院校/校区、超过16万人报名参赛;美赛(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)在每年二三月份左右(寒假)举办。

此外还有五一赛、电工杯、数维杯、mathorcup等省级竞赛。全年竞赛:一图速览全年16场数学建模竞赛!

如何参赛?

关注校内的数学建模协会/社团,各种竞赛报名都是由协会组织的。有些学校需要经过选拔才可以报名参加国赛和美赛,所以需要多关注协会的消息。

一定要保持好心态,感觉太难了做不出来也不要崩溃放弃,更不要想着再也不参加了。这只是比赛,做不完又不会挂科不需要重修,拿不到奖又能怎样?做了一次两次就拿高奖的毕竟是运气好的少数人,一般都是参加了多次比赛之后积累经验后拿大奖。

获奖有何用途?

一般高校都有“竞赛保研”制度,国赛一等奖可直接获得保研资格;在保考研/找工作时,简历里简述获奖论文也是亮眼的加分项。

2

平时该怎么学数学建模?

1、不要怂,直接淦

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参赛。平时看资料自学的效率是非常低的,往往看不到一页就满头雾水,进而不想看了。只有在比赛时的紧张感才会让你效率倍增。

无论是什么比赛,都报名参加,不会做不要紧,现学现用,是在学不会就照搬资料里的内容(稍微改改),编论文也要编完交上去。多做几次就能找到感觉了。

比赛前突击准备、比赛期间现学现用,学习效率最高。这篇旧文记录有高数没学完、线代概率论一点都不会的小白,第一次参赛时的经历:想参加数学建模比赛,但什么都不会,该怎么学呢?

2、文献检索

另外学会文献检索也是很重要的,数模竞赛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,需要学会查到相关领域的论文并加以利用。

3、绘图、排版

更进一步,学会绘图。matlab就有很多绘图指令的函数,有精力可以学更专业的origin

排版很重要,想必当年小学和中学时的语文老师都强调过作文的书写,如果字写得差,内容再好别人也不愿看;数模论文同理,如果排版差,内容写得再好别人也不愿细读。

3

一篇数模论文,包括哪些内容?

形象地说,找一本大学物理课本,其中的某一节基本就是一篇数模论文,其中的推导公式就是模型,求解过程就是算法,得出的定理就是求解结果

当然数模论文还有自己的套路。一篇完整的数模论文,包括摘要(最重要)、问题重述、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、模型建立与求解(最长)、模型的优缺点与改进方法(不必要)和附录。

阅读剩余
THE END